如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金华政协协商“问诊”社区医疗

生了病到哪儿看方便又实惠?这是百姓最为关注的事情。尤其经历疫情考验后,大家对社区医疗机构作为“第一道救护关口”的认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到位。

目前,金华市社区医院的发展情况如何?到社区医院看病的人多吗?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如何?还有哪些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9月21日下午,在金华市政协“请你来协商”专题协商会上,就“加强社区医疗机构建设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这一主题,金华市政协委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代表等,带着深入调研的思考和结果,与相关部门面对面协商交流、踊跃献策。

社区医院作为社区系统的一部分,能为老百姓看病提供便利。但相比人满为患的大医院,家门口的社区门诊却往往显得冷清。社区医疗机构(包括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是老百姓家门口的医院,也是为老百姓提供优质便捷医疗卫生服务的首要窗口。近年来,金华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工作,截至目前,金华共有3257个村(社区),社区医疗机构1774家,基层就诊率虽有了较大提高,但离群众就近就便看好病的要求仍有差距,基层医疗服务普惠性还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需要提高政府办比例,提升社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金华市政协委员、婺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陈志毅建议,采取“增、撤、并”相结合,合理调整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布局,逐步实现社区医疗机构用房由集体提供,将个体办机构转为政府办机构,提高卫生室由村集体举办和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比例,提升单体卫生室规模、服务辐射能力和服务效率。尤其是选址要方便群众,如义乌李祖村卫生室和居家养老中心毗邻建设,方便了老年群体就医和慢病管理,值得借鉴。

社区医疗机构人才数量不足、能力不强、队伍老龄化……怎么办?金华市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金华调查队劳动力调查处副处长彭文芳提出,除了增加待遇留住人才,还应多渠道引进人才,比如通过高校招聘、社会招聘、医学生定向培养、中医师承等,充实社区医疗机构人员。

“我认为,要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金华市政协委员、金华市中医医院院感科副主任吕玉芳说,尤其要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比如摸清辖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信息底数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定期更新信息。

“大医院人满为患,居民在大医院看病难问题突出,这与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不到位有关。”金华市政协委员、金华市正信公证处公证员邵军提议,继续加大社区医疗机构与其它医疗机构医保报销差距,提高社区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从健康管理、优生优育和“防未病”等角度考虑,扩大部分常用药品在社区医疗机构的报销范围。

“每千位金华居民配备社区医生数量偏少。”“社区医疗机构政府举办比例不高。”“部分村卫生室使用村医自建房,就医环境欠佳,医保结算不方便。”……

紧扣社区医疗的痛点、难点,在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大家有的放矢、畅所欲言。面对面交流中,金华市卫健委、金华市医保局、金华市人力社保局、金华市财政局等部门对委员们的意见建议作了具体回应。

金华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关注基层医疗服务工作,做好本次协商成果办理的跟踪督促,围绕基层医疗服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精准有效协商、积极助推解决,为提升金华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贡献力量。

据了解,为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百姓“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才到医院”,金华市近年来把医疗卫生列入十大民生实事来抓,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市政协聚焦加强社区医疗机构建设开展了系列调查研究、协商交流活动,助力助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