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鹏:我与人民政协的故事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为展示人民政协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展现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的风采风貌,金华政协微信公众号开设“我与人民政协”专栏,用亲历者的视角,记录与人民政协的不解之缘,畅谈对人民政协的认识体会,抒发对人民政协的深厚感情。敬请关注!

作者

朱鹏

金华市政协委员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

2001年,金华县行政区划调整一分为二,分别设立了金东区和婺城区,也就是那年的年底,我从浦江县政府办公室调到了金东区政协办公室,任金东区政协办公室副主任。时光荏苒,回首在政协工作的那段岁月,时间虽不长,但政协那个温暖的大家庭、那点点滴滴的经历宛如璀璨星河中的繁星,对我今后的人生之路起到很重要的影响。初入政协,虽然都是机关部门,但于我而言还是有许多的不适应。金东初建,百业待举,彼时的工作条件那叫一个艰苦,“吃、住、行”基本保障都十分不便,对于大多数从金华县分设过来的人员还好说,对于我们几个从县市来的干部就没那么“友好”了,一方面我们要到处找地租房落脚为安,另一方面要考虑解决裹腹温饱(建区之初机关只解决一餐中餐),同时还要尽快适应政协的工作,当时的金东区政协机关,人手极度缺乏,文字材料压力极重,初入政协时的新鲜感,每天被各种各样的文字包裹,那时一个人在政协机关加班也成为了常态。

作为一名新人,日常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但政协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给予了我无尽的包容和耐心的指导,主席们以身作则,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智慧,引领我逐渐熟悉工作,让我明白了政协工作的重要性和使命感。现在回想起,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区两会的准备过程。2002年2月底就要开区两会,一年一度的政协全会是政协委员履职最重要的平台,全会能不能圆满顺利地开好,不仅要靠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更需要各项准备工作的充分周到。会议的筹备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涉及会务、文字、后勤等方方面面,而文字材料这一块重任全部由我负责。为了完成任务,我先系统地查阅学习了各地的资料,进行了细分,将会议需要的材料分为“报告类”——常委会报告、提案委报告等、“讲话类”——书记讲话、政协主席讲话、“发言类”——委员大会发言、“主持类”——会议期间各位执行主席的主持词等等,然后从收集当年的重要事情、重点工作入手,查档案、找资料、理思路、找亮点,经过十几次的修改完善,主席会议、常委会讨论审议后,终于完成校对、定稿材料。那时的报告都是手写的,整个政协机关只有文印室的一台电脑,现在想想大大小小50多个材料,全部都是用手写出来的,都有点佩服自己。印象中最为深刻的,当时会议的材料是金华日报社印务中心排版印刷的,一次又一次的跑印务中心,甚至为了更换一个有错误的文字,连夜蹲守印务中心,与办公室其他工作人员、印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加班胶装,终于确保会议圆满召开。这虽然是工作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至今我记忆犹新,它不仅让我体会到政协同志们之间互帮互助的温情,也让我明白了细节决定成败,文字工作无小事。从那时起,无论是到哪个工作岗位,我都要求自己,要注意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件小事,相信天道酬勤,力耕不欺。

一路行来一路歌,在政协工作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参与了无数次的调研和考察,深入基层,倾听民众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那些期盼的眼神,那些真诚的倾诉,让我深刻体会到人民的力量和智慧。每一次的调研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记得2003年初,陪同时任市政协主席李成昌到金东调研,当时在傅村镇傅三村委会办公室开座谈会,金三角开发区的一名企业主反映企业办事不方便,企业工商登记镇里、区里、市里要盖许多的公章,一个流程下来没有几个月办不了,当时企业主情绪非常激动,市区两级的政协领导一边认真倾听、一边立即要求随行调研的相关部门抓落实,在政协的监督督促下,事情很快得到了解决,后续还直接推动了简政放权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落实。

二十三年弹指一挥间,如今我虽然离开政协机关,但仍然是一名市政协委员,政协给予我的,不仅仅是工作上的机会,更让我学会了倾听、理解和包容。二十三年前在政协机关工作,我结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他们的见解和观点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思维,在与他们的交流和合作中,我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学会了尊重和接纳不同的声音。如今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仍然牢记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我深知,每一项提案的提出,每一次建议的落地,都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这种责任、这种意识,让我明白,人生需要努力,努力才能做到更好。

政协工作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明白,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为人民的幸福付出努力,是一种永恒的追求。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怀揣着这份初心和使命,在履职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书写更多温暖而感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