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热议③丨鼓干劲强信心 共奋斗向未来 政协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1月20日下午,出席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的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进行热烈讨论。

委员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厚重提气、务实进取,2025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解锁了委员们对金华未来发展的无限畅想。


一、聚力抢抓政策机遇 在发挥政策撬动作用上加力扩围

黄昺昺

一是优化企业“飞地”引才政策,加大支持力度;二是加强“飞地”引才政策宣贯力度,帮助企业准确理解政策、享受政策;三是通过“飞地”加强与优势地区合作,鼓励企业将研发团队设置到飞地,加强资源共享。

陈洵敬

一是加大惠民政策宣传力度,提升覆盖面;二是注重政策延续性、稳定性,留足准备期。

李伟杰

持之以恒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创业培训教育,出台优惠税收政策,激发创业积极性,给企业发展创造最优环境。

杨 曦

一是当前社会融资成本整体较低,可关注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运用“低成本”资金扩大投资;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在贸易投资过程中使用人民币结算,运用好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稳定财务成本。


二、聚力激发消费和投资潜力 在全方位扩大内需上增量提质

范良聪

一是抓抢人口流动机遇,让更多的人常住金华消费;二是切实提高消费意愿强的群体收入,让更多的人能消费;三是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让更多的人敢消费;四是借助横店、义乌、金华山三大流量IP,加强消费场景设计和消费模式开发,让更多的人愿消费。

陈 婕

一是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消费便利性;二是创新消费场景,打造金华特色消费品,激发消费兴趣;三是加大“两重两新”政策力度,释放消费活力;四是加强服务性消费供给,丰富消费选择;五是加强市场监管,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三、聚力建设国际陆港枢纽 在打造高能级开放强市上增创优势

席璟彤

依托国际陆港枢纽建设,构建三位一体跨境电商产业生态。一是积极引进义乌中型跨境电商企业,避免优质企业流失至市外、省外;二是引进野莓、美客多等国外新兴跨境电商平台,在金落地联合运营中心;三是迭代优化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政策,吸引企业集群发展。

邵建伟

加强“港”“廊”“链”项目系统性总体规划,优化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强化产业链思维,注重核心产业上下游配套,通过延链、补链、强链,从全市层面“一盘棋”全力打造高能级科创园区。

徐月峰

做好产业前期规划布局,搭建校企科创平台,加大重点产业招引、人才引育和政策保障力度,推动各县(市、区)差异化协同创新发展。


四、聚力做强浙中科创走廊 在建设创新金华上提速攻坚

夏 浩

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区域协同,规避同质竞争,共同推动金义都市区赶超发展。

黄明丰

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按行业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支持企业申报省卓越工程师、领军人才与青年人才。

周益智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科技创新基金,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二是创新金融产品,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缓解企业融资压力;三是实施“金华英才计划”,鼓励企业与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五、聚力培育十条重点产业链 在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上突破跃升

周 挺

通过技术交流、产业转移、联合研发等形式,提升金华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章经忠

在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的同时,也要重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

张 磊

一是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国际合作,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助力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二是巩固提升先进制造业产业基础,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产业和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彭文芳

加强传统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化转型统筹指导,加强“小快轻准”的数字化服务和产品开发。


六、聚力推动重大改革落地见效 在增强发展动力活力上加码赋能

吴 晓

深化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综合+行业”监管改革,推行“中介联合体+专家团”全过程服务。

楼建航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加强执法监督,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周国忠

要进一步推动部门多跨联动,开展联合执法,避免重复调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倡导文明执法、柔性执法,让执法为企业“解难题”,而不是“出难题”。


七、聚力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 缩小“三大差距” 在推进共同富裕上先行示范

张锦林

一是推进传播强农,培育新农人、农创客,大力发展直播和短视频,运用新型传媒手段推广农产品;二是推进艺术强农,运用工业设计理念,做好农业模块化设计,让农业生产具有艺术气息;三是推进美学强农,提升农产品塑形和包装设计,提升农产品价值。

林国荣

要关注中心村、重点村以外其他普通村的发展,加大支持力度,实现和美乡村建设均衡化全覆盖。

胡妙江

从“组团式城市群”定位出发,深入推进金义一体化、全域同城化,提升金义主轴能级,加快都市区共建步伐,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八、聚力擦亮八婺文化名片 在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上破圈出彩

潘祖洪

要擦亮婺剧金名片,做好“婺剧+”文章,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胡树宝

要将经济发展与金华优秀旅游文化品牌有机融合,同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采取多元化策略,全力打造并提升八婺文化“金名片”影响力。

王根武

提升金华市图书馆新馆建设质效,将其建设成为未来金华文化综合体的标杆和网红打卡地。

吴 兴

支持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文化新质生产力为金华文旅融合作贡献。


九、聚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在公共服务优享惠民上用心用情

张洁心

一是对政府在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实施统筹招标;二是大力推进多元化养老服务发展;三是为了更好地支持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可以积极组织退休的医护人员为附近的居家养老人员提供帮助;四是制定养老服务评估体系标准,强化养老人才培养。

韦红斌

长远规划教育管理人才梯队化培育机制,充实“名校长”“名教师”储备;完善教师发展培养规划,以应对师资力量的调整和缺乏;制定硬件设施规划,为教学提升做好设施保障。

王 镇

进一步深化县级职教中心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优化职教中心专业和课程设置,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江筱英

推进全社会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尤其是加强对特殊群体当下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张凤霞

关注乡镇尤其是偏远农村公共充电桩使用率不高甚至无人使用的问题。一是对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实行差异化收费政策,对偏远农村的充电桩予以电费优惠;二是提供增值服务,围绕充电桩布局快递收发、生活超市等点位,形成更合理完善的公共服务圈,提升充电桩利用率。

虞宗梁

加大对中医药教育的投入,重视中医药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工作。

曹 剑

支持山区县风电站建设,高效利用山地风资源,助推山区县高质量发展。


来源:金彩云客户端


分享: